Friday, 29 August 2008
釣魚郎拍到雲中龍
(彭亨‧淡馬魯)一名華裔男子今年3月出海釣魚時,到了晚上七八點突然看到海域上空出現一條看似“龍”的物體。接著,原本晴朗的上空突然閃電打雷,沒多久就下起大雨。他用手機把這個奇景攝錄下來後,也覺得很害怕,與其他正在釣魚的朋友躲進船中,擔心那真的是一條龍,會把他們給吃掉。
這名男子不願接受採訪,也不願透露拍攝地點,僅披露是在我國內其中一個海域上拍攝到的。
《光明日報》記者從這名男子的朋友處取得這個短片時,這名友人告訴記者, 拍攝該短片的男子當時與數名好友一起出海釣魚,大約晚上七八點間,他發現雲層中出現一條“龍影”,馬上用手機拍攝下來,並高喊其他正在釣魚的朋友看,但沒人理會他。
短片上載YOUTUBE“ 這條‘白龍’ 出現在雲層之間, 給人感覺是傳說中的‘雨龍’,出現不久後就下起大雨,看過的人都嘖嘖稱奇。”
記者發現, 一名自稱“HOW20386”的網友,於今年4月15日將該錄影上載到知名短片網站YOUTUBE供大家觀賞,短片標題為“the dragon really in thesky”。
這段以“天上龍”命名的短片(http://tw.youtube.com/watch?v=FN5agaU6t60),共長8秒鐘。記者打開短片後, 清楚聽見一名男子以廣東話高喊朋友看龍:“喂!有龍啊喂!龍的尾啊!”但身邊的朋友回應:“是龍來的嗎?龍你的X!”攝影男子馬上回說:“是惡龍來的。”
來源:光明日報‧2008.07.15
______
這是最新,而且有錄影的關於飛龍的紀錄。
疑幻疑真,龍能大能小,能飛天,能降雨;
那度黑影是雲的陰影?還是影片做了加工?
Wednesday, 27 August 2008
十種畸形動物

四腿小鴨 今年2月,英國漢普郡一家養鴨場不久前孵出了一隻長著四條腿的小鴨子。
這只鴨子在正常的兩條腿後面還長了兩條腿。據養鴨場女主人簡納維介紹,
小鴨子活動正常,兩條多餘的後腿似乎能起到支撐的作用。...

爆炸的蟾蜍 2005年春,德國境內出現了一種怪異的、令人無法解釋的現象:
上千隻蟾蜍忽然不斷膨脹自己的身體,直至將身體鼓至極點,最後爆炸。
它們的內臟也在爆炸中彈至一米高的地方。

這只雙頭爬行動物在很小的時候就死了,並變成了化石。這種已經滅絕的爬行動物
在成年時可長到1米,其特異之處在於它的頸部很長。...

雙面牛 新年前夕,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科爾克·霍爾德斯奶牛場生下了
一隻擁有兩張臉的小牛!這只「雙面」奶牛從脖子到尾巴和普通奶牛沒有兩樣,
奇怪的是它有一隻罕見的大頭。這只「雙面」牛有兩隻鼻子、兩條舌頭,且都可
以獨立活動。...

有的只有3條腿,有的前兩條腿缺失,有的後腿長了3條或4條。
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環保專家和人士的震驚和密切關注。...

雙頭小烏龜 在哥斯達黎加的海岸邊,當地的人們發現了一隻與眾不同的小烏龜,
它長了兩個腦袋。這只雙頭小烏龜是2005年11月20號在哥斯達黎加的海灘上被
孵化的,一對在海邊散步的兄弟倆發現了它。當時它同時伸出兩個頭在水面呼吸,
引起了兩兄弟的注意。...

綠色螢光豬 台灣大學生殖科技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三隻"綠色螢光豬"。
台灣大學動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吳信志博士稱,"綠色螢光豬"是將水母中
綠色螢光基因轉殖於三隻早期雄豬胚原核中,產製出全身均能表現綠色螢光之轉基因豬。...

有一隻特大的眼睛,沒有鼻子。它的主人根據希臘「獨眼巨人」的名字將它命名為CY,
但它在出生後的第2天就死去。...

四腿雞 美國一家農場因一隻母雞而出名,這隻雞與眾不同,因為它長有四條腿。
不過,它在農場和3.6萬隻同類默默無聞生活了一年半後才被賓夕法尼亞州薩默塞特市
的布朗德勒農場的員工發現。這只四條腿的母雞除了擁有正常的兩條腿外,
後面還拖著另外兩條腿。

雙頭白化蛇 它與其他雙頭動物不同,它的兩張嘴連接的是同一個胃。
通常,雙頭蛇的存活期不會超過幾個月。然而,此雙頭蛇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
而且壽命長達8年之久。
資料來源:不明
_____
大多是基因病變,特變,或是胚胎時出現問題,孿生子合而為一變成雙頭或多了一對腳等狀況。
可能是環境影響,也可能病變。當觀奇好了。
1944年松花江墜龍傳說
原文 撰文/記者魏國棟 2003年12月15日
從小就聽老年人講過“掉龍”、“救龍”的故事,記者從來都一笑了之,認為這些不過是民間以訛傳訛的閒話罷了。直到11月25日這天,杜爾伯特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任青春認真地對記者說:“我父親就見過真龍。”
任老回憶:我見到過真龍
1944年8月(具體哪一天記不清了),我父親任佰金領著我(任殿元,當時27歲)和漁民叢來順(43歲)、謝八(38歲)等駕船出江打魚。我們出江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幾天,和我們一同出江的還有4只船、10多個人。
這天早晨,我們的船隻行進到了牡丹江(為松花江某段的舊稱)南岸(當時這裏歸肇源縣管轄,位於肇源縣城偏西北15公里處),突然發現陳家圍子村後頭圍了 許多人,估計要比陳家圍子全村人還要多4倍。我們將船靠了岸,向岸邊的一個人打聽,那人小聲地告訴我們:“黑龍江裏的黑龍落到沙灘上了!”一聽這消息,我 們既興奮又緊張,我父親說:“魚上不上網也不差這一會兒,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個人就全上了岸,我們幾乎是跑著趕到的。
一看那場 景,把我父親那樣的老“魚鷹子”都嚇呆了。但見一個黑色的巨型動物臥在沙灘上,它太大了!陳家圍子的人用柳條子在它身上搭了個棚子,算起來得有20多米 長。它有10多米長,頭頸比身子細,頭像牛犢子腦袋那麼大,略呈方形,上寬下窄,頭上沒有杈角,只是在前額上長了一個扁鏟形狀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 粗約10釐米。臉形和畫上畫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長鬚子,又粗又硬,還直抖動,嘴形特像鯰魚嘴,又扁又寬,嘴有30多釐米長,閉著,看不到它的牙和舌。 它閉著雙眼,眼角圍了一團蒼蠅,它的眼皮一動,蒼蠅就“嗡”的一聲飛開了。它長著4個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幾個趾,因為爪子深深地插進了沙灘裏,小腿比小 夥子的胳膊還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於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麼高,估計直徑得有1米多。後腿以後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細,但很長,足有八九 米。整個形象就像個巨型4腳蛇(東北土話叫馬蛇子,即蜥蜴類動物)。它通身是鱗,脊背上的鱗是鐵青色的,足有冰盤那麼大,形狀和鯉魚鱗差不多。肚皮和爪子 上的鱗是粉白色的,瞅著比脊背上的鱗鮮嫩,並且略小於脊背上的鱗。脊背上的鱗乾巴巴的,像曬乾的魚坯子(幹魚)。大群的蒼蠅在它身上飛來飛去,它不時地抖 動身上的鱗,發出乾澀的“哢哢”聲,每響一次,蒼蠅就“嗡”的一聲飛起來;聲音一停,蒼蠅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兒極大,相距幾百米遠就能聞到。它身 下臥著的地方已經臥出了一條長溝,身邊的嫩雜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腳印是什麼樣子。
陳家圍子只有20多戶人家,總共60多口人,而 在場卻有300多人,原來,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臥子等好幾個村的人全來了。他們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著盛水的工具,統統由陳家圍子偽村長陳慶 指揮。陳慶不許大家管它叫“龍”,只能稱“水蟲”。聽陳慶講,昨天下午他還來過這裏,什麼也沒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這個“水蟲”,說明它是昨夜臥在這 裏,今早被人發現的。陳慶組織陳家圍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後讓人挑水往“水蟲”身上澆,水一澆上去,“水蟲”身上的鱗就隨之一抖,人們就這樣一桶桶地往“水 蟲”身上澆水。謝八說:“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馬脖子!這傢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該多好。”
看了一個多時辰,我父親說:“走吧,明天再來看。”就這樣,我們戀戀不捨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還直議論,叢來順說:“如果這個‘水蟲’沒有尾巴的話,那它就是黑龍江裏的禿尾巴老李。”謝八說:“這一定是黑龍江裏的黑龍,你沒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嗎?”大家連魚都沒打好。
當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變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時緩時急。第二天一早轉為牛毛細雨。我們5只船直奔陳家圍子村後,趕到那兒一看,心涼了!曾經趴 臥“黑龍”的地方現在只剩一條深溝,沙子裏還留有濃烈的腥味兒。據當地人講,“水蟲”是半夜走的,怎麼走的,到哪兒去了,誰也不知道,因為下暴雨的夜晚不 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們清楚地看到,距它趴臥的沙溝東北處還有一條深溝,明顯能看出是它站立起來時弄成的,這說明它極可能是朝東北方向走的,怎麼走的,卻 是個謎。會不會是像飛機那樣行進一段距離後鱗甲張開、騰空飛起來了呢?這只能是猜測。
再後來我們打魚到那裏時,聽當地人悄悄地講,日本人封鎖這消息,不准人們到處亂講。以後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經40多年了,那動物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恍如昨天發生的一樣……
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書摘》第3卷第4期的《人間奇事》專欄裏,題目為《我所看到的黑龍》,杜爾伯特對山奶 牛場退休幹部任殿元口述,杜爾伯特博物館任青春整理。任殿元老人于1994年3月初辭世。《中外書摘》在刊登這篇文稿的同時,還發表了任青春寫給編輯部的 一封信。編輯同志:
想寫這篇文章是我10年前的想法,因為我父親親眼看到了“龍”這件事對我震動極大,我總覺得應該把它記錄和整理出來,這將 是一份極珍貴的資料。事情已經過去40多年了,許多當年的目擊者都去世了,如拙稿中的叢來順、謝八等都早已去世,就是我父親也已經73歲了。但他精神好, 一點也不糊塗,講起這件事情就如同昨天發生過的一樣。
我不知道肇源縣誌是否記載此事,但我相信陳家圍子附近還有與我父親一樣的目擊者存在。我 這是第一次向報刊披露這件事,儘管我很早就聽我父親講這件事,但當時我也懷疑此事的真實性。1986年,我去肇源縣出差,住在縣委招待所對面的一家個體旅 社內,夜晚同屋的一位老頭和我閒聊時講起了此事,其經過和我父親講的完全一樣。我問他是哪里人,他答是陳家圍子的,當年77歲(可惜的是我忘問他叫什麼名 字了),他也是目擊者之一,還親自挑水往黑龍身上澆過水。通過這件事我相信,我父親講的是事實。
_____
在網上找了一會,越找越多發現龍的消息。大都是說幾十年前的長輩見過,再傳說下來。而且發現地點大多是中國東北部。有些說見過龍尾在雲中垂下,有些見過龍身在雲層一閃而過。但是全都沒有照片,也欠缺有力証據。
大多的論點是,老人家不會騙人;中國十二生肖中十一個動物都真有其物,不可能只缺了龍;還有的說龍不可能是祖先憑空創作的,應該是古生物的一種。
但是我想問,為什麼在現今卻沒有目擊報告?為什麼沒有最近的照片?為什麼外國,尤其西方國家沒有這類傳說?龍只在東南亞才會出現?
從小就聽老年人講過“掉龍”、“救龍”的故事,記者從來都一笑了之,認為這些不過是民間以訛傳訛的閒話罷了。直到11月25日這天,杜爾伯特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任青春認真地對記者說:“我父親就見過真龍。”
任老回憶:我見到過真龍
1944年8月(具體哪一天記不清了),我父親任佰金領著我(任殿元,當時27歲)和漁民叢來順(43歲)、謝八(38歲)等駕船出江打魚。我們出江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幾天,和我們一同出江的還有4只船、10多個人。
這天早晨,我們的船隻行進到了牡丹江(為松花江某段的舊稱)南岸(當時這裏歸肇源縣管轄,位於肇源縣城偏西北15公里處),突然發現陳家圍子村後頭圍了 許多人,估計要比陳家圍子全村人還要多4倍。我們將船靠了岸,向岸邊的一個人打聽,那人小聲地告訴我們:“黑龍江裏的黑龍落到沙灘上了!”一聽這消息,我 們既興奮又緊張,我父親說:“魚上不上網也不差這一會兒,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個人就全上了岸,我們幾乎是跑著趕到的。
一看那場 景,把我父親那樣的老“魚鷹子”都嚇呆了。但見一個黑色的巨型動物臥在沙灘上,它太大了!陳家圍子的人用柳條子在它身上搭了個棚子,算起來得有20多米 長。它有10多米長,頭頸比身子細,頭像牛犢子腦袋那麼大,略呈方形,上寬下窄,頭上沒有杈角,只是在前額上長了一個扁鏟形狀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 粗約10釐米。臉形和畫上畫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長鬚子,又粗又硬,還直抖動,嘴形特像鯰魚嘴,又扁又寬,嘴有30多釐米長,閉著,看不到它的牙和舌。 它閉著雙眼,眼角圍了一團蒼蠅,它的眼皮一動,蒼蠅就“嗡”的一聲飛開了。它長著4個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幾個趾,因為爪子深深地插進了沙灘裏,小腿比小 夥子的胳膊還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於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麼高,估計直徑得有1米多。後腿以後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細,但很長,足有八九 米。整個形象就像個巨型4腳蛇(東北土話叫馬蛇子,即蜥蜴類動物)。它通身是鱗,脊背上的鱗是鐵青色的,足有冰盤那麼大,形狀和鯉魚鱗差不多。肚皮和爪子 上的鱗是粉白色的,瞅著比脊背上的鱗鮮嫩,並且略小於脊背上的鱗。脊背上的鱗乾巴巴的,像曬乾的魚坯子(幹魚)。大群的蒼蠅在它身上飛來飛去,它不時地抖 動身上的鱗,發出乾澀的“哢哢”聲,每響一次,蒼蠅就“嗡”的一聲飛起來;聲音一停,蒼蠅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兒極大,相距幾百米遠就能聞到。它身 下臥著的地方已經臥出了一條長溝,身邊的嫩雜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腳印是什麼樣子。
陳家圍子只有20多戶人家,總共60多口人,而 在場卻有300多人,原來,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臥子等好幾個村的人全來了。他們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著盛水的工具,統統由陳家圍子偽村長陳慶 指揮。陳慶不許大家管它叫“龍”,只能稱“水蟲”。聽陳慶講,昨天下午他還來過這裏,什麼也沒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這個“水蟲”,說明它是昨夜臥在這 裏,今早被人發現的。陳慶組織陳家圍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後讓人挑水往“水蟲”身上澆,水一澆上去,“水蟲”身上的鱗就隨之一抖,人們就這樣一桶桶地往“水 蟲”身上澆水。謝八說:“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馬脖子!這傢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該多好。”
看了一個多時辰,我父親說:“走吧,明天再來看。”就這樣,我們戀戀不捨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還直議論,叢來順說:“如果這個‘水蟲’沒有尾巴的話,那它就是黑龍江裏的禿尾巴老李。”謝八說:“這一定是黑龍江裏的黑龍,你沒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嗎?”大家連魚都沒打好。
當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變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時緩時急。第二天一早轉為牛毛細雨。我們5只船直奔陳家圍子村後,趕到那兒一看,心涼了!曾經趴 臥“黑龍”的地方現在只剩一條深溝,沙子裏還留有濃烈的腥味兒。據當地人講,“水蟲”是半夜走的,怎麼走的,到哪兒去了,誰也不知道,因為下暴雨的夜晚不 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們清楚地看到,距它趴臥的沙溝東北處還有一條深溝,明顯能看出是它站立起來時弄成的,這說明它極可能是朝東北方向走的,怎麼走的,卻 是個謎。會不會是像飛機那樣行進一段距離後鱗甲張開、騰空飛起來了呢?這只能是猜測。
再後來我們打魚到那裏時,聽當地人悄悄地講,日本人封鎖這消息,不准人們到處亂講。以後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經40多年了,那動物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恍如昨天發生的一樣……
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書摘》第3卷第4期的《人間奇事》專欄裏,題目為《我所看到的黑龍》,杜爾伯特對山奶 牛場退休幹部任殿元口述,杜爾伯特博物館任青春整理。任殿元老人于1994年3月初辭世。《中外書摘》在刊登這篇文稿的同時,還發表了任青春寫給編輯部的 一封信。編輯同志:
想寫這篇文章是我10年前的想法,因為我父親親眼看到了“龍”這件事對我震動極大,我總覺得應該把它記錄和整理出來,這將 是一份極珍貴的資料。事情已經過去40多年了,許多當年的目擊者都去世了,如拙稿中的叢來順、謝八等都早已去世,就是我父親也已經73歲了。但他精神好, 一點也不糊塗,講起這件事情就如同昨天發生過的一樣。
我不知道肇源縣誌是否記載此事,但我相信陳家圍子附近還有與我父親一樣的目擊者存在。我 這是第一次向報刊披露這件事,儘管我很早就聽我父親講這件事,但當時我也懷疑此事的真實性。1986年,我去肇源縣出差,住在縣委招待所對面的一家個體旅 社內,夜晚同屋的一位老頭和我閒聊時講起了此事,其經過和我父親講的完全一樣。我問他是哪里人,他答是陳家圍子的,當年77歲(可惜的是我忘問他叫什麼名 字了),他也是目擊者之一,還親自挑水往黑龍身上澆過水。通過這件事我相信,我父親講的是事實。
_____
在網上找了一會,越找越多發現龍的消息。大都是說幾十年前的長輩見過,再傳說下來。而且發現地點大多是中國東北部。有些說見過龍尾在雲中垂下,有些見過龍身在雲層一閃而過。但是全都沒有照片,也欠缺有力証據。
大多的論點是,老人家不會騙人;中國十二生肖中十一個動物都真有其物,不可能只缺了龍;還有的說龍不可能是祖先憑空創作的,應該是古生物的一種。
但是我想問,為什麼在現今卻沒有目擊報告?為什麼沒有最近的照片?為什麼外國,尤其西方國家沒有這類傳說?龍只在東南亞才會出現?
七十年前營口市 天降真龍事件

以下是中央電視台的專題節目《破解七十年謎團》的解說詞和我親自採訪過的仨位老人對中央電視台結論的質疑。
自古以來,龍在我們中國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涵義,可以說它佔據了各個領域,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像徵。那麼龍是否存在?是精神還是物質現象?這似乎至今還是一個謎。但凡龍的傳說、龍的故事都源自遙遠的古代。然而,您聽說過在現代自然界中發生的有關龍的故事嗎?
2004年6月16日這一天,家住遼寧營口81歲高齡的孫正仁老人,帶著一件神秘的東西來到了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匣盒被打開了,裡面呈現出五塊不起眼的骨 片,然而,它一經披露,便在營口引起巨大轟動。據老人講,這是龍骨,自己珍藏多年。難道它們真是龍身上的骨頭?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有龍嗎?
周從一(營口市史志辦主任):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市民對這個問題都很關注。有的見證人給咱們掛電話,給咱們提供情況和咱們聯繫,提供線索。
為什麼這五塊骨片在營口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市民竟會有如此高的熱情,難道營口真的有龍降臨過?
韓曉東(營口市史志辦副主任):因為這龍在世上可以說都是傳說中的東西,突然間出了龍骨了,大夥都覺得非常新奇。所以都想一飽眼福,看一下龍骨到底是什麼樣。
營口人對龍的青睞並不是僅僅由這幾塊骨片而來,實際上他們對龍所保持的特殊熱情已經維繫了70年。原來早在70年前,營口在歷史上確實曾經發生過一次「天降巨龍」的傳聞。
韓曉東:我們單位這幾個同志到省檔案館翻閱《盛京時報》的時候,打開這個報紙,看到這條消息時我們首先是驚訝。
這是1934年營口當地的一家非常有名的報紙《盛京時報》,在版面的中間,可以看到一篇配發照片的報導,題目為《蛟類涸斃》。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葦塘內日 前發現龍骨,旋經第六警察分署,載往河北西海關前陳列供眾觀覽,一時引為奇談,以其肌肉腐爛,僅遺骨骸,究是龍骨否,議論紛紜,莫衷一是。」
緊接著連續數日,當地報紙又發表了相關的連續報導,當時的營口水產專家判定此物為龍的一種——蛟類。
1934年的夏天,營口陰雨連綿,持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遼河水暴漲,遼河北岸的蘆葦塘變成了一片汪洋,魚蝦漂浮在水面上,空氣中飄散著一股強烈的腥臭 味道。大雨過後,當時生活在遼河北岸的人們都能聞到葦塘內的腐臭氣味,但卻始終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一天,一個看管葦塘的人順著味道走去,在他扒開蘆 葦時,驚奇地發現在蘆葦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屍骸。看葦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張張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據說到家後他一頭紮到炕上,從此一病不起。當地一些 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這個怪物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
肖素芹:我9歲那年看到的,我在馬身上站起來,我爸扶著我,我站著看的。看到龍眼睛半睜不睜,它尾巴回過來綣著,兩爪子在前邊,你看兩爪子就像龍爪一樣一樣的。龍離開水不行,乾巴。龍都要生蛆架勢。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為了使困龍盡快上天,人們有的用葦席給怪獸塔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乾。據說,人們都非 常積極,即便是平日裡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裡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後,這隻怪 物神秘地消失了為止。然而,二十多天以後,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 臭難聞的屍骸。
骨片的捐獻者——孫正仁老人在當年親眼目睹這個怪物骨骸時只有十一歲。
孫正仁:光骨頭不是原來的龍型,畫的那個、描得那個不是那個型,就是挺長的,挺大的頭,兩個大角一米多長,不止一米三、四尺,長兩根。趴在地上,身上彎彎曲曲的,能有十幾米這麼長。
另一位見證人,80歲的楊順義老人在童年時也曾親眼目睹當時的情形,他帶著史志辦的工作人員來到了當年怪獸最後擱淺的地方。
楊順義:當時看到擺放的地方都是三角骨頭,一百多塊,有一或兩個角記不清了,就在這裡。人們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龍,龍身上都是螞蟻那麼大的小蛆,會蹦,一蹦 多高。它順溝上來了,上來以後連續下雨,潮水再大,它進了葦塘了。進了葦塘以後,趕上沒有大潮沒有水,它就落那了,落了以後,太陽這麼一曬,雨不下了,它 受不了了,硬曬,曬一個來月。
據幾位老人講,當年有關方面曾邀遍老漁民辨認,但沒一個人認識怪物屍體。為此百姓議論紛紛,普遍認為是「龍骨」,並推斷是「遭了天譴而被雷擊」後落入葦 塘。當時的《盛京時報》記者也前來採訪,並稱其為「天龍降」、「巨龍」等等,同時還配發照片。由此,1934年那個夏天,東北三省的好奇者紛紛乘火車到營 口觀看所謂的龍骨,以一飽眼福。從而造成當年往返營口的火車票異常緊張,票價竟然由此上浮。
北京的漫畫家李濱生老先生兄妹三人在少年時都目睹過所謂的「龍骨」展覽,80年代中期,根據自己的記憶,他在《營口日報》寫下了當年的所見所聞,並勾勒了一幅漫畫,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當時盛況。
李濱生:記得那一年我十歲,在70年前,在西海關露天展覽圍的一圈是錨,舢板下固定船的錨用那個間斷著圍起一個圈,用繩子攔著,地下灑著白灰,因為人很多 也擠不進去。隨著人流的移動才能到前邊看,人都有一個好奇心理去看,只是傳說中有龍,實際生活中沒有見過的機會,都很好奇,去看。重點都看頭,它很長,有 兩三丈長,十米左右,立著。脊樑骨朝上不像魚。奇怪的是頭上有角,任何水族沒有角。
而此時,工作人員們困惑了,他們無法斷定這個怪物骨骸究竟是龍還是其他別的動物,儘管從翻閱的歷史資料和眾多健在的目擊者證實,認定它是龍,但這一切都需要科學作為佐證,然而這個佐證去哪裡去找?如此大的龐然巨物為什麼只剩下幾個碎片,它的主體又在哪裡呢?
韓曉東:我們在查閱1934年8月12號《盛京時報》,驚奇地發現一個什麼問題,這個動物不但頭上長兩隻角,而且腹部還長四隻爪子。在它擱淺的位置自己還 挖了一個長十七八米,寬七八米的一個坑,而且在坑邊上還有清晰可見它當時用爪子撓的印。在《營口市志》和《營口史話》有著同樣類似的文字記載,它給工作人 員提供了一個新的線索:原來這個怪物的屍骸在展覽後做成動物標本交給營口高級水產中學進行收藏。
韓曉東:它的下落有三種傳說:一種傳說,因為當時屬於日偽統治時期,日本人在營口占統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對生物、尤其是像這一類的生物,尤其在歷史上都沒 有發現的動物,我想他會非常重視。所以老百姓有一種傳說,當時龍骨的骨骸被拉到長春,當時的新京。拉到那兒去了,最後運到日本去了。但這個事到底屬不屬 實?這只是一種傳說。另一種傳說,當時的營口高級水產中學,這個龍骨在它的水產
中央電視台10頻道《走進科學》欄目於12月3日播出了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認為營口的「龍骨之謎」是一條當年擱淺的鬚鯨。
昨日,營口市三位當年曾經親眼見過「龍」的老人對本報記者談了他們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央電視台的結論下得為時過早,也太草率,並提出質疑。
三位老人分別是:蔡壽康、黃振福、張順喜。蔡壽康老人告訴記者,七十年前,他9歲,當年他住在營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當年人們在葦塘中發現「龍」的地方附近。但他當年看到的「龍」,比葦塘中的更「活龍活現」。
七十年前的一個夏季,一天下午大約5時左右,蔡壽康和黃振福、張順喜以及曹玉文(78歲)等幾個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兒,蔡壽康突然發現在營口市造紙廠方向的天空有一條「龍」,他立刻告訴黃振福、張順喜和曹玉文,小夥伴們同時抬頭往天上看,同時看到了「龍」。
「是否是當時一種幻覺,或者是雲彩像龍?」記者昨日再三提出疑問。蔡壽康老人說:絕對不是,我們當時看得非常清楚。對看到的「真龍」,三位老人做了這樣的 描述:也就是15秒左右的時間,當時是陰天,那條「龍」是灰色,在雲中動彈,動作和蛇一樣,和現在畫上畫的一樣,頭如牛頭,頭上兩隻角,是直的,嘴上有鬍 鬚,兩個長鬚,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10多米,身上有鱗,四隻爪,和現在的鱷魚爪一樣,尾巴像鯉魚尾巴。
蔡壽康老人昨日告訴記者,2002年,他曾經給北京動物館寫過信,今年三四月份,他給中央電視台10頻道也寫過信,全都反映當年他和小夥伴們看到「真龍」的經過,但北京動物館和中央電視台都沒有給他回信。
老人們的質疑:三位老人昨日表示,中央電視台10頻道播出的「破解七十年謎團」之後,我們感到很遺憾,因為把當年營口出現過的「龍」,說成是鯨魚太草率, 輕易下結論太早,中央電視台沒有任何根據說明世界上沒有「龍」,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親眼看到過「龍」。再說,當年給「龍」蓋蓆子的還有那麼多人,當年曾親 眼見過「龍」的肖素琴老人也健在,中央電視台也採訪她了,片子裡也有,如果當年出現在營口遼河北岸的「龍」是鯨魚的話,肖素琴老人不用站在馬背上看,因為 鯨魚的高度和馬差不多,實際上「龍」並沒什麼奇怪的,就是一種稀少罕見的動物。
一個大膽的假設:蔡壽康老人昨日大膽提出:十二屬相裡為什麼有「龍」?為什麼其他屬相都存在,而「龍」沒有了?難道我們的祖先在十二屬相裡惟獨瞎編一個不 存在的「龍」嗎?以科學的角度看待事物是對的,中央電視台不是說現在世界上有許多自然之謎是不解之謎嗎?但不能說我們看見過「龍」就是不科學,就是封建迷 信,我們這麼大歲數了,沒有必要撒謊,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撒謊。
營口市史志辦副主任韓曉東昨日表示,現在還真不好輕易下結論,因為在1944年8月,松花江曾經出現過「龍」,對此,有刊物記載。
_____
龍這種傳說中的生物,近代竟然有一批人見過,還拍成照片。不過雖說是近代,但距今也已經34年了。當年的小朋友,如今已是老人家,有些更已經去世了。當年見過的那些人,大都不存在了,但是按照舊報章紀錄,當時在營口一帶的確是引起一陣熱鬧。推測當時的確有不明生物出現,後來死亡,而且被市民發現,更載入當時當地報章。
看看當時是什麼時間,1934年。從維基百科查一下年代,1934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三年,蘆溝橋事變前三年,當地正是偽滿洲國之地。當時還是中華民國時代,共產黨紅軍在當年10月開始長征。
營口市地理:營口市位於遼東半島西北部,大遼河入海口左岸。西臨渤海遼東灣,與錦州、葫蘆島隔海相望。
只找到這些,對於判別是否龍,還不能下結論。至於有人說曾有刊物記載,在1944年8月,松花江曾經出現過「龍」。將會再查究一下。
Friday, 15 August 2008
有「腦」的機器人

英國瑞汀大學科學家利用在實驗室培養的老鼠神經縫合成「戈登」的腦部灰白質,全球第一個神經動力機器人誕生了。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實驗探討天然智慧與人工智慧之間逐漸消失的界限,可望對了解腦部記憶和學習的基本建構有幫助。
瑞汀大學教授、「戈登」的主要設計人之一沃維克(Kevin Warwick )說:「我們的目的是了解生物的腦部如何儲存記憶。」
他說,觀察神經元在發出電脈衝時如何連結成網路,也許有助於科學家對抗攻擊腦部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像是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
他說:「如果我們能了解小小的模型腦如何運作,可能獲得很大的醫療效益。」
「戈登」看起來有點像賣座動畫電影主角、專門處理垃圾的機器人「瓦力」(Wall-E)。「戈登」腦內有五萬到十萬活躍的神經元。
科學家從老鼠胚胎取出神經元,將神經元分離,再把經過特殊處理的神經元置於富營養的介質裡、排列在電極陣列中。「多電極陣列」做為活組織和機器人之間的介面,由腦傳送電脈衝帶動機器人的輪子,並接收由環境感應器傳回來的脈衝。
由於腦是活組織,必須置於溫度受到控制的特別容器內,經由藍芽無線電連結與它的「身體」溝通。「戈登」不受人類或電腦控制。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法新社巴黎十三日電】
_______
生物和機械的結合開始了,將來應用到人類身上時,假如把我的腦配上機械人身體,或者電腦配上我的身軀,那究竟個才是我呢?
又假如這些裝上了腦袋的機械人會有思考能力,有人類的感情,這些機械人算是人嗎?他們能有人權嗎?他們體能上的優勢,會把人類淘汰嗎?一時間從前很多在科幻故事的問題,一下子變得就在目前,人類已經步進了科幻世界了。這些人造物,真是又神奇又可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